水之于茶,猶如水之于酒。再好的茶,無好水則難得真味。故自古以來,著名茶人無不精于水的鑒別。水的好壞直接影響茶的色、香、味。明人許次紓在《茶疏》中說: “ 精茗蘊香,借水而發,無水不可與論茶也 ” 。清人張大復甚至把水品放在茶品之上,他認為: “ 茶性必發于水,八分之茶,遇十分之水,茶亦十分矣;八分之水,試十分之茶,茶只八分耳?!?/span>而宜茶之水,早在唐代著名的品茶祖師陸羽《茶經》中,便曾詳加論證:“ 其水,用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。 ”所指“山水”即山泉水。用山泉水泡出的清茶,茶色鮮亮,清香四溢,入口潤滑,歷來是喜茶人士的最佳選擇。對于喜歡喝茶的人來說,好茶并不算難覓,真正難覓的是呼和浩特山泉水。古今品茶鑒水名家都曾跋山涉水,孜孜以求,但凡有山泉之處,必定也是愛茶人士趨之若鶩之地。
只是,隨著地球生態的不斷惡化,森林愈來愈稀、大山愈來愈荒涼,地下水污染嚴重。大地上的山泉也隨之愈來愈少。如今,要親近一條真正的山泉,已成了一件奢侈的事。中國作為盛產茶葉的故鄉,名茶處處有,從來不缺好茶,可茶是好茶,泉水現在還好嗎?
幸運的是,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迅速崛起的時候,內蒙古這個北方草原一直默默守護著這里的藍天白云。維持著良好的原生態,山泉純凈依舊、清甜不變。五德泉水源經歷了億萬年火山玄武巖的精心過濾,晶瑩透澈。據測定,五德泉的水質酸堿度呈天然弱堿性,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,用它泡出來的綠茶湯色黃綠明亮,紅茶湯色紅艷明亮,茶味清香濃郁,回味無窮,是難得的泡茶佳品。
泡茶的水,最好的,便是泉水了。將泉水倒進電熱壺,見沸騰了,冒出氣來,再倒入放有茶葉的小壺里。水剛入壺,一陣香氣撲鼻,讓人耐不住性子,立即想喝上一口,可還須蓋上壺的蓋,稍等了一會兒,再倒入懷中。品嘗起來,感覺與平日喝的,不大一樣了。不但一點苦的味也沒有,還很是清爽甘甜,口感好極了,讓人總想在口中多停留幾秒,再往下咽。即使不小心咽下去,也能讓口回味無窮。
古時有句俗語:“開門七件事,柴米油鹽醬醋茶?!辈桦m排在最后,也說明人對其早已十分依賴了。說起茶的好,提神,健胃,去油膩,清熱解毒等等,就數不勝數了。茶的品種太多,喝的人也分成幾類,一類是各種茶,只要讓他聞其香,觀其色,品其味,便能分辨出茶的等級,生產地,懂得各地泡茶的方法,喝茶的習俗等,這已是品茶的高手了。另一類喝了半輩子的茶,只習慣于一種茶味,不管它是否佳茗,選為一生飲品,偏又不懂得如何泡茶,只用一大杯子,放進幾勺茶葉,加十幾次的水,就喝一天也不再換茶葉了。還有一類原先是不愛茶的,巧遇喝了杯好茶,就愛上了,一發不可收了,特意去翻閱幾本茶書,在其中了解茶的文化背景,也學了幾種泡茶的方法。喝茶的人,遠不止這三類,暫舉此三類為例,其它的不去多說了。
我也只是對于茶道略知一二,至于如何品茶,還是知之甚少的。茶的種類實在太多了,有杭州的西湖龍井、福建的安溪鐵觀音、臺灣的高山茶、云南的普爾茶等等,數也數不盡。它們各有各的香味,各有各的形狀,各有各的泡法,各有各的妙處。要說講究起來,就不是我等這略懂皮毛之人能說的了。我還是勸那些常喝茶的人,萬不可喝過夜茶,泡茶時一定蓋上茶壺的蓋或杯子的蓋,免得細菌通過茶進入體內。說起茶文化,古時候的文人騷客,喜愛邀得幾位好友,去上茶樓,談詩作畫,彈曲弄琴。聞得佳茗之香,聽著美妙之音,聊著詩詞歌賦,也算是人世間的一種享受。
文章來源: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。